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常识

社团活动的意义所在(大学生参加社团有何意义)

时间:2024-09-07 08:22:28  100人浏览 


大学社团一直是每个大学里与众不同的风景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已经称为其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对其产生的利弊影响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发展多元智能、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遵循科学发展理论、提高就业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浅析大学生参加社团的意义。


开发多元智能:

选择适切类型的社团来发展心仪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社团类型丰富,不同的社团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不同的智能,比如推理社、数学社可以提高大学生数学逻辑智能;艺术社、设计社、摄影社有利于提高视觉空间智能;辩论社、文学社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字智能的增长……


深化自我认知:

拓展了社交圈利于在交往中认清自我


如果仅凭学习,我们很难同时发展多个智能,而参与社团活动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发展多元智能。参与社团活动最显著的意义就是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智能,社团给了大学生更多的与人交往的机会,走出宿舍,走出班级,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拓宽我们的交际圈。参加社团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情绪、意向和动机以及自律自知能力,真正做到“认知你自己”。


培养积极心态:

丰富的活动有利于养成积极心理倾向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简称PVD)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提出的,是看待青少年及其成长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PVD理论认为“青少年是他们自身发展的主要行动者,对一个活动有意义的参与是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将发展更多的心理资本,如自信心、热情、责任感等。不仅如此,社团活动的开放性和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密切联系也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推动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积极发展。


培养实践思维:

增加了阅历更能基于实践来消化理论


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和抽象性思维的过渡与转型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深度,他们习惯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大学生倾向于怀疑、争论甚至挑战权威。但是因为年纪还小,阅历不足,掌握的知识经验还不够,思维发展仍有局限,所以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片面性和固执性。


学校的社团活动正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践、探究、讨论的平台,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弥补我们从学习活动中很难获得的实践思维能力。大学生可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有经验的学姐学长的指导下完成社团任务,通过实践、启发、指导,找到问题的正确结局方法。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拓展思维深度,培养辩证思维,符合其心理发展,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提高综合素质:

基于管理运作、活动策划、人际沟通


参加社团对于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高校社团类似一个小型社会,需要各个层次、部门的成员相互配合才能正常运转。社团和企业具有相似的组织架构,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和组织领导能力,这些都是在未来就业中非常可贵的品质。


其次,通过组织策划活动,完成项目方案,大学生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


最后,学生在组织社团活动时会与同龄人、老师、校外人员等频繁地沟通交流,人际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作为企业招聘时的重要考核指标,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无疑会在求职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可见,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多元智能、符合其心理发展特征、遵循学生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提高就业综合素质。但是我们也要量力而行,把握好社团的“度”,分清主次,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总之,大学生参加社团有多方面的“活动育人”意义。首先是开发多元智能,选择适切类型的社团能发展心仪智能;其次是深化自我认知,拓展了社交圈利于在交往中认清自我;再次是培养积极心态:丰富的活动有利于养成积极心理倾向;又次是锻炼实践思维,增加了阅历更能基于实践来消化理论;最后是提高综合素质,基于管理运作、活动策划、人际沟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