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睡虎地秦简讲的什么(云梦秦简,不能颠覆司马迁的《史记》)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人称云梦秦简,考古专家据此写了一本书,叫《睡虎地秦墓竹简》。竹简共1155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作者名字叫“喜”,是一个基层官吏,这些竹简是他的个人笔记。

云梦秦简出土的时候,电视机很少,又没有网络,关注的人并不多。
近年来,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国家宝藏》的电视节目中,向大家讲述了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前世今生,引起了巨大反响。竹简中的一些内容,与司马迁的《史记》不太吻合,更是石破惊天!
有人说:云梦秦简证明秦始皇是一个仁慈的好皇帝,陈胜、吴广是野心家,司马迁是一个大骗子。
但是,《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作者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撒贝宁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标新立异的,另有其人。
有人要颠覆司马迁的《史记》,所谓的“证据”,就是《秦律十八种》中的《傜律》。
我看不懂繁体字,也弄不懂古文,现将《傜律》译文,抄录如下:
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所征发人数已足,应尽速送抵服役处所。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征发徒作城邑的工程,要对所筑的墙担保一年。不满一年而墙坏,主持工程的司空和负责该墙的君子有罪,令原来修墙的徒重新修筑,不得算入服徭役的时间。县应维修禁苑及牧养官有牛马的苑囿,徵发徒众为苑囿建造垫壕、墙垣、藩篱并加补修,修好即上交苑吏,由苑吏加以巡视。不满一年而有毁缺,令该县重征发徒众建造,而不得算入服徭役的时间。满一年而缺毁,墙面超过三方丈的,由维修的县补修;不到三方丈大,以及虽未满一年而有人私加破坏由之出入的,令该苑即自行补修。县所维修的禁苑,不拘离山远近,如因土质不佳不能耐雨,到夏季有所毁坏,不必逐步补修,要做秋季无雨的时候兴徭役修筑。苑囿如临近农田,恐有动物及牛马出来吃去禾稼,县啬夫应酌量徵发在苑囿旁边有田地的人,不分贵贱,按田地多少出入,为苑囿筑墙修补,不得作为徭役。县不准擅自拆改官有的房舍衙署,如需拆改,必须呈报。如要使用城旦、舂扩建官有房屋衙署或加以修补,即可进行无须呈报。县进行经常性的及经呈报批准的工程,由吏估计工程量,如施工时间超过或不足两天以上,以不察论处。县以上的征发,如估计工程量不确,与县同例。估算工程量,必须由司空和匠人一起估算,不得单令匠人估算。如所估不实,对估算者依法论处,再按实际情况计算所需服徭情况计算所需服徭徒众的数量。
《傜律》中有“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秦始皇是不是很仁慈?在《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说“失期当斩”,是不是一个阴谋?司马迁是不是一个大骗子?
但是,《傜律》中的任务为县属的城邑、禁苑、苑囿,与秦始皇的上林苑、阿房宫和万里长城,不能相提并论。
在《史记·陈涉世家》中,更有“戍渔阳”三个字,戍就是屯兵布防,与《傜律》中的任务更无可比性呢。
以傜论戍,适用法律不当。张冠李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